文/許修銨

顳顎關節障礙(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, TMD)是現代人常見卻容易忽略的問題。許多患者長期忍受張口困難、關節喀喀聲、咀嚼疼痛,卻不確定這些是否與「顳顎關節」有關。
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「是不是得了TMD」,以下提供幾個簡單的自我觀察方向,幫助你初步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專業評估。

自我檢查一覽表
以下是臨床上常見的TMD症狀,若你符合其中多項,建議儘早與口腔顎面外科或顳顎關節專科醫師進一步討論:
開口功能
- 張口度越來越小(張口度長期小於兩指幅)
- 張口時覺得卡卡的、有阻力
- 張口會痛(通常小於兩指幅的張口疼痛就有意義) 關節異音
- 張口或咀嚼時出現單側或雙側的喀喀聲、彈響 - 關節區域(耳前)有粗重磨擦聲(如骨頭摩擦) 咀嚼與咬合
- 咬東西會痛,或臉頰、下顎容易疲勞
- 常覺得牙齒「咬不起來」或「浮浮的」,咬合位置變得奇怪但牙科檢查卻找不出問題 - 臉部或太陽穴會痠脹 其他相關症狀
- 一側頭痛,特別在睡醒、咀嚼或張口後明顯 - 耳鳴、耳內壓力感,但耳鼻喉科檢查無異常
- 肩頸緊繃、偏頭痛,伴隨下顎不適或喀喀聲 

檢查方式簡單,但判斷需要經驗 這些症狀有些可能只是短暫的肌肉緊繃,也可能是顳顎關節盤脫位或結構變化的警訊。自我檢查能幫助你提早注意身體發出的訊號,但不能替代專業診斷。

尤其是以下情況,建議不要拖延:
- 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以上未改善
- 出現張口受限、咬合改變或一側臉部明顯不對稱
- 曾接受正顎或削骨手術後出現顳顎不適

兌診所的專業評估流程 如果您對自己的顳顎功能有所疑慮,在兌診所,我們會為您安排完整的評估,包括:
- 臨床理學檢查與問診紀錄
- 開口量測、肌筋膜理學檢查、關節聲音辨識
- 影像學檢查(MRI、CBCT)確認關節盤與骨性結構狀態
- 必要時搭配咬合分析與肌肉張力檢測 我們重視每一個細微的異常現象,也理解「不舒服但又說不上來」的困擾,將以專業與同理,幫助您釐清真相、安心前行。

參考文獻
1. Schiffman E, Ohrbach R.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(DC/TMD). J Oral Facial Pain Headache. 2014;28(1):6–27.
2. De Leeuw R, Klasser GD. Orofacial Pain: Guidelines for Assessment, Diagnosis, and Management. Quintessence Publishing; 2018.
3. American Academy of Orofacial Pain. Orofacial Pain: Classification, Diagnosis, Management. 6th ed. 2019.
4. 顳顎關節手術服務內容|兌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