削骨手術|平衡輪廓的精緻雕塑
削骨手術,又稱臉部輪廓整形,是針對顴骨、下顎角、下巴等部位進行結構性調整的整形手術。它不只是讓臉變小,更是透過精細的骨骼雕塑,改善臉型比例、柔化線條,協調五官輪廓,打造自然且具個人特色的臉部美感。
適合削骨手術的對象
- 顴骨過寬或外擴,影響臉部立體感
- 下顎角寬大或外翻,導致國字臉或剛硬輪廓
- 下巴過長或歪斜,破壞下臉對稱 - 臉部比例失衡,想要柔和、女性化改造(含跨性別族群)
- 曾接受正顎手術後仍希望進一步輪廓修飾
常見削骨部位與手術方式
削骨手術並非一種標準化程序,而是依據每位患者的臉型條件,進行量身訂製的設計與執行。兌診所提供以下常見術式:
- 顴骨內推手術:從口內與顳部切口截骨,將顴弓往內、上、後方移動,縮小中臉寬度。
- 下顎角削骨:針對外擴的下顎角進行骨性修整,柔化側臉線條。
- 下顎骨體削薄:針對下顎骨體外板過厚者進行外層骨質去除,減少臉型厚重感。
- Mini V-line:修飾下巴過長或偏斜的情況,使臉型更精緻。
- Genioplasty(下巴截骨延長):將後縮下巴前推或下拉,改善比例。
- V-Line整合手術:整合下顎角、下顎體與下巴多部位調整,創造流暢下臉輪廓。
術前評估與個別化設計
- CBCT三維電腦斷層,精準掌握骨骼結構
- 臉部比例與骨厚分析,確認削骨安全範圍
- 拍照模擬與3D建模,協助視覺預測結果
- 3D客製化削骨導引板輔助,提升手術穩定性
手術方式與恢復流程
- 全身麻醉,由麻醉專科醫師監控執行
- 手術時間:約3小時,視範圍而定
- 不需住院,術後當日返家休息
- 第1週為腫脹高峰期,建議冰敷與軟質飲食
- 約 2–3 個月後可見明顯消腫,約 6 個月後輪廓趨於穩定,自然度持續提升
削骨手術與正顎手術的差異與整合應用
削骨手術著重於臉型美感的雕塑,而正顎手術則針對咬合與顎骨位置異常進行結構性重建。
兩者並不互斥,反而可互補使用。兌診所常見案例包含正顎後再削骨微調、或同時設計正顎+削骨整體臉型優化計畫。許修銨醫師會依患者結構條件與需求,量身打造整合性方案。
常見問題 FAQ
-
Q1:削骨手術會不會很危險?
在精密術前規劃與3D導引板輔助下,能大幅降低風險。兌診所所有削骨手術皆由許修銨醫師親自執行,搭配完整安全機制。 -
Q2:術後臉會不自然嗎?
我們重視比例與自然感設計,不刻意削尖,術後大多呈現柔和協調的臉型變化。 -
Q3:削骨會影響咬合與咀嚼嗎?
許醫師具備外科與牙科背景,術中會避開重要神經與結構,保留功能。 -
Q4:恢復期多久?
約1個月可見初步效果,3–6個月輪廓自然定型。 -
Q5:能與其他手術一起進行嗎?
根據需求,可與正顎、拉皮、顳顎關節手術等整合規劃。
我們的承諾
削骨不該是犧牲自然與安全的代價,而是一種科學與美學結合的醫療技術。
在兌診所,削骨手術由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 許修銨 醫師 親自操刀,結合外科經驗、咬合專業與美感判斷,讓每一張臉型的改變都更自然、安全且值得信賴。
參考文獻(References)
- Meningaud JP, Lantieri L, Bertrand JC. Computer-assisted craniofacial surgery.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. 2006;118(6):1552–1557.
- Park JW, Hwang DS, Song JM, Lee YJ. Aesthetic improvement in facial contouring surgery: zygoma and mandibular angle reduction.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. 2012;23(3):697–703.
- Taiw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ry. Facial Contouring Surgery Guidelines. Retrieved from: https://www.tsaps.org.tw
-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, Taiwan. CBCT Imaging Safety and Surgical Applications. Retrieved from: https://www.mohw.gov.tw